遗传育种学的50个专业术语有哪些?

环虎农林考研
2025-08-29

农林考研备考中,遗传育种学作为核心科目,专业术语是理解理论、解答试题的基础。很多考生因对术语掌握不扎实,影响后续知识学习。环虎农林考研结合考试重点与学科体系,将高频专业术语按类别梳理,方便考生分类记忆、高效掌握。


一、基础概念类术语(15 个)


这类术语是遗传育种学的理论基石,贯穿学科学习始终。包括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单位)、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基因型(生物体内的基因组成)、表现型(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外在性状)、纯合体(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相同的个体)、杂合体(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不同的个体)、染色体(承载遗传物质的载体)、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减数分裂(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方式)、有丝分裂(体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不变的分裂方式)、基因突变(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导致性状变异)、基因重组(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重新组合产生新基因型)、遗传力(遗传因素对性状变异的影响程度)、显性性状(杂合体中表现出来的性状)、隐性性状(杂合体中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二、技术方法类术语(15 个)


这类术语聚焦遗传育种的实操技术,是应用层面的核心内容。包括杂交育种(通过不同品种杂交获得优良后代的育种方法)、诱变育种(利用物理或化学因素诱导基因突变的育种技术)、单倍体育种(通过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再诱导加倍的育种方式)、多倍体育种(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培育多倍体品种的方法)、转基因育种(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生物培育新品种的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利用分子标记筛选目标性状的育种手段)、回交(子代与亲本之一杂交以巩固优良性状的方法)、自交(同一植株或相同基因型个体间的交配)、测交(与隐性纯合体杂交判断待测个体基因型的方法)、组织培养(利用植物细胞全能性培育完整植株的技术)、基因编辑(对目标基因进行定点修饰的技术)、标记辅助选择(借助分子标记选择具有目标性状的个体)、轮回亲本(回交过程中多次使用的亲本)、非轮回亲本(回交过程中仅提供目标性状的亲本)、品种审定(对培育的新品种进行审查认定的过程)。


三、性状遗传类术语(20 个)


这类术语围绕生物性状的遗传规律与特征展开,是分析遗传现象的关键。包括质量性状(由少数基因控制、表现型不连续的性状)、数量性状(由多个基因控制、表现型连续变异的性状)、显性上位性(显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起上位作用)、隐性上位性(隐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起上位作用)、互补作用(两对基因共同作用才表现某性状)、累加作用(两对基因显性基因越多性状越明显)、重叠作用(两对基因中只要有显性基因就表现相同性状)、伴性遗传(性状遗传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细胞质遗传(由细胞质基因控制的遗传方式)、母性影响(母体基因型影响子代表现型的现象)、性状分离(杂种后代出现不同性状的现象)、基因连锁(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一起遗传的现象)、交换值(同源染色体间基因交换的频率)、遗传距离(用交换值表示基因间的相对距离)、数量性状基因座(QTL)(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主效基因(对性状影响较大的基因)、微效基因(对性状影响较小的基因)、表现度(相同基因型个体表现性状的程度差异)、外显率(具有某基因型个体表现出对应性状的比例)、遗传漂变(小群体中基因频率随机变化的现象)。

遗传育种学的50个专业术语有哪些?


掌握遗传育种学专业术语,是学好这门学科的前提。环虎农林考研建议考生结合术语的类别与内涵,搭配具体案例理解记忆,避免死记硬背,这样既能应对考试中的术语辨析题,也能为后续深入学习遗传规律与育种技术打下坚实基础,助力农林考研备考更高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