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育种学是农林领域的重要学科,其中众多专业术语构建起该学科的知识体系。对备考农林考研的同学而言,清晰掌握这些术语至关重要。环虎农林考研为大家精心整理了50 个常见专业术语。
基因频率:群体中某一基因对其等位基因的相对比例。例如在一个植物种群中,控制花色的基因A 和 a,A 的基因频率就是 A 基因在所有该等位基因中所占的份额 。
基因型频率:一个群体中某一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间的比率。像豌豆种子形状,圆粒(RR、Rr)和皱粒(rr)基因型在群体中的占比就是基因型频率 。
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不同形态的基因。比如人类的单眼皮和双眼皮,由一对等位基因决定。
纯合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AA 或 aa 。自交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杂合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Aa 。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显性基因:在杂合子中能表现出相应性状的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 。
隐性基因:在杂合子中被显性基因掩盖,不表现性状的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a 。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如杂合子高茎豌豆(Dd)自交,后代出现高茎和矮茎。
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它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高茎豌豆的基因型可能是DD 或 Dd 。
杂交育种: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例如将高产不抗病小麦与低产抗病小麦杂交,培育高产抗病小麦品种。
诱变育种:利用物理因素(如X 射线、紫外线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等)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从而选育新品种 。太空育种就是利用太空辐射诱变植物种子。
单倍体育种:采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用秋水仙素等诱导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得到纯合子的育种方法。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多倍体育种:用秋水仙素等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培育新品种。如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
基因工程育种: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像抗虫棉的培育。
回交:杂交后代与亲本之一进行杂交。常用于加强杂种个体中某一亲本性状的表现。
测交: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用来测定F1 的基因型 。
选择育种:从自然变异群体中,根据个体的表现型选择符合人类需要的基因型,经过长期积累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传统的农家选种多采用此方法。
轮回选择:多次循环进行选择和杂交,不断提高群体中有利基因频率的育种方法。适用于改良异花授粉植物群体。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利用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对目标性状进行选择。能提高选择效率,加快育种进程。
品种:具有一定经济价值,主要性状遗传性比较一致的一种栽培植物或家养动物群体。如袁隆平团队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品种。
物种:具有不同生态特点,彼此存在生殖隔离,二倍体染色体数目和基本形态互不相同的生物集团。马和驴是不同物种,它们的后代骡子一般不可育。
地方品种:在特定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经过长期选育形成的品种。如太湖猪,适应江南水乡环境。
育成品种:通过人工选育,按照育种目标培育而成的品种。许多现代高产农作物品种都是育成品种。
品系:一群具有突出优点,并能将这些优点相对稳定遗传下去的具有较高种用价值的种畜群。如奶牛的某个高产品系。
近交系:通过连续近亲交配育成,群体近交系数达一定程度(如0.375 以上)的品系 。在实验动物培育中常用。
专门化品系:具有某方面突出优点,专门用于某一配套系杂交的品系。如肉鸡生产中的父本品系和母本品系。
杂种优势:不同种群杂交所产生的杂种,在生活力、生长势和生产性能等方面优于两个亲本种群平均值,甚至优于双亲任何一方的现象。杂交玉米往往比亲本产量更高。
配合力:种群通过杂交能够获得的杂种优势程度和杂交效果的好坏。包括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
一般配合力:一个种群与其他种群杂交后所能获得的平均效果。由基因的加性效应决定。
特殊配合力:两个特定种群相杂交所能获得的超过一般配合力的杂种优势。与基因的非加性效应有关。
遗传漂变:在一个有限群体中,特别是小群体,等位基因频率由于抽样误差引起的随机波动。对小种群基因频率影响较大。
迁移:一个群体的个体迁移至另一个群体并随机交配,导致基因流动的现象。可改变迁入群体的基因频率。
随机交配:在有性繁殖生物群体中,任何一个雄性或雌性个体与任何一个相反性别的个体交配概率都相同。是维持群体遗传平衡的条件之一。
选型交配:配偶表现型非随机的交配,分为正选型交配(相似表现型个体交配)和负选型交配(不同表现型个体交配)。
遗传平衡定律: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群体里,在没有迁移、突变和选择等条件下,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世代相传保持不变。
适合度:不同基因型个体对下一代子女的供给比率。反映个体在特定环境下的生存和繁殖能力。
多态性:在同一种动物或植物内,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包括同功酶)的遗传变异现象。如人类血型的多态性。
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种质资源:具有特定种质或基因,可供育种及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包括野生种、地方品种等。
遗传力:亲代传递其遗传特性的能力。反映某性状受遗传因素影响的程度。
重复力:总的表型值方差中遗传方差和一般环境方差所占的比例。用于衡量多次度量同一性状结果的相似程度。
遗传相关:生物个体间或性状间由于遗传原因所导致的相关。可用于间接选择。
主效基因:对某一数量性状具有明显效应的基因。其作用可被明显观察到。
微效多基因:控制数量性状,每个基因对表现型影响较小的一组基因。数量性状常由它们共同控制。
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对某一数量性状具有明显效应的基因座 。可通过分子标记技术定位。
转录:以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 RNA 的过程 。是基因表达的第一步。
翻译:以mRNA 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
突变: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
掌握这些遗传育种学专业术语,是深入学习该学科的基础。环虎农林考研希望大家以此为基石,在考研复习中不断进步,取得优异成绩。